为了做这件事 14年不曾更改电话号——宿州市第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飞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24 10:01:46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他叫张飞,今年43岁,是宿州市承言建筑租赁公司的一名职工。8月22日,历时3小时,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成功捐献178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我省第442例,中华骨髓库第1378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爱心善举,将为一位罹患地中海贫血9岁孩子带去生的希望。

造血干细胞,也被称为“生命火种”,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复制能力,可分化和再造成各种血细胞。通过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可以重建患者健康的造血与免疫功能,从而根治白血病、地中海贫血、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疾病。

2008年,张飞在参加无偿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在此之前,张飞参加无偿献血已有5年时间。定期献血,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截至目前张飞献血总量已达5600毫升。

 “从那时起,我就做好了随时挽救他人的准备。没想到,一等就是14年时间!”等待配型成功并不容易。数据显示,非血缘关系中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仅为几万到十几万分之一,很多志愿者在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的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曾匹配成功。

今年4月,张飞接到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你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挽救他的生命吗?”没有丝毫犹豫,张飞立刻答应下来。“这个电话号码,我一直没有更换,就是怕有一天配型成功,联系不到我,现在终于没有什么顾虑了”。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由于有饮酒习惯,张飞患有轻度脂肪肝,初次体检,肝功能项目里个别指标不达标。采集医院和移植医院的医生给出了复查的诊断。张飞得知消息后,主动调整作息时间,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决定要去救人,肯定要把自己状态调整到最好。”连续两周的调整,经过两次复查,所有指标都符合了捐献要求。

张飞的家族中很多人都从事煤炭地质勘探工作,张飞也曾是其中一员。煤炭地质勘探工作是远离城市喧嚣,不论在数九寒天还是烈日炎炎都要在野外风吹日晒,但正是这种苦难,让张飞学会坚持,知道什么叫责任。

注射动员剂期间,张飞腰部出现了酸痛的反应,头疼也导致休息好。“可以坚持和忍受,为了小朋友的健康,这都不算啥”张飞说。“不论是工作还是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做着同样有意义的事。”

8月22日中午,造血干细胞护送专员带着张飞身上刚刚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火速赶往机场。这份带着浓浓爱心的“生命火种”,将于晚上移植到患者体内,实现张飞挽救病患者生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