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应当如何应对汹涌的舆情?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13 17:09:0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在网络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面对“汹涌”的舆情,慈善组织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需要再强调的一点是,危机公关,不是遇到了危机,再去公关。危机公关应该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因此,一个成熟的慈善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公关预案,明确危机公关的基本原则、方法、人员职责、计划及预算等方面事项。此外,作为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我们建议慈善组织针对自身状况,做一个风险评估表,评估自身工作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发生的机率、对机构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同时,针对各种风险的发生做出如何避免、如何应对的措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回应公众询问和质疑等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形成完善的解决方案。一旦出现危机,即可立即付诸实施,缩短危机持续期并尽可能减少损失。

此外,慈善组织不应“闭门造车”,建议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对微博、微信、传统媒体等平台的监测,提前发现危机,才能及时作出反应。

实际上,最好的危机公关,是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避免危机发生才是慈善组织发展的长久之道。亡羊补牢不如坚守牢门,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警,做出正确评估和专业培训都是危机管理最重要的部分。

当危机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危机公关的“快、准、狠”三部曲。

第一步:快,即刻纠正错误。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危机,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这一步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也需要智慧。比如有很多慈善组织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的第一反应是迅速“删帖”、“毁灭证据”——确实很快很及时,但实际上对危机处理没有一点好处。

第二步:准,表明态度,查明原因。直面自身错误往往是重新获得信赖的关键。

要及时回应,但千万不要轻率的作出任何结论。不要急于辩解,先调查清楚公众提出的疑问,对于慈善组织,及时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展,对公众的质疑详细解答,给出准确的说明,通过事实、数据诚恳地态度赢得公众尊敬。

第三步:狠,对自己狠一点,避免日后出现类似危机。

危机公关是一个长期规划,成功解决当前的危机并利用这次危机变得更好才应是本意所在。

 

危机公关应该遵循的五大基本原则:

坦诚面对

危机事件爆发后,慈善组织可能会四面楚歌,政府批评、媒体曝光、公众质疑等都会纷至沓来。

此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坦诚面对,这也是妥善解决危机的首要原则。对待公众的质疑和指责,态度诚恳、尊重事实、不逃避、不推卸,勇于承担责任,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闻过即改”,及时作出改进举措。

其实,有时候公众并不在乎问题本身,而是在乎你处理问题的态度。轻视舆论或者压制舆论,只能使自己在危机的泥潭中愈陷愈深。在危机时刻,公众对任何反应都会高度敏感,任何傲慢、敷衍、推卸责任的言行都可能激起公众的愤慨,从而使事态进一步恶化。例如,某基金会官方回应公众质疑时提到:“网友可以来查账”——但查账的途径是什么、如何查账,却都没有交待。这样的回答公众如何满意?

此外,慈善组织一定要树立对危机的正确认识——危机不是源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而是源于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因此,如果只是把消除公众的批评作为危机公关的目标,不仅不会消除公众的创伤,反而可能造成新的创伤。

第一时间

危机公关和灾难救援一样,也有“黄金24小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还提出了一个公共危机处理的“黄金4小时”的概念——随着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 现在新闻在网上的呈现与传播不是以小时计,而是以分秒计,近乎于实时,所以新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还存在着一个“黄金4小时”法则。  

危机事件出现后,消息就像是病毒一样以裂变的方式高速传播。此时可靠的消息通常不多,处处充斥着谣言和猜测。因此,机构的一举一动都将是外界评判如何处理危机事件的主要依据。媒体、公众和政府都密切注视着机构发出的第一份声明。对于管理者在处理危机事件方面的做法和立场、舆论赞成与否等往往都会迅速见诸报道。

通常情况下,危机事件处理的难度与危机事件处理的速度是成反比的,速度越快,损失就越小。拖的越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多。一旦危机爆发,就会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如此时反应迟钝,不能迅速查明真相并第一时间给公众合理的解释,一方面会让公众认为管理效率低下,不敢直面危机,逃避责任,另一方面,信息就可能会被误解、猜测、流言所占据,使问题复杂化,时间的失控也会导致各种不测因素的增加,甚至失去对全局的控制。

客观求证

很多机构在深陷危机后第一反应就是要尽快澄清事实,还我清白。但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很多时候自我辩解不仅难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之身,反而会越描越黑,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大量案例证明,真正能澄清事实的,不是当时机构自己的辩护,也不是与公众媒体的口水战,而是来自权威机构的声音,以第三方的身份,消除公众的疑惑。比如主管机构、监管机构、评估机构、法律、会计机构,甚至媒体等。

一般而言,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发出机构的声音,主动表明承担责任的真诚态度,为以后的措施做铺垫,但不是无力的辩解。不要孤军奋战,要曲线救国,寻求第三方发声。

统一口径

在危机发生后,机构应该明确由谁来说,如何去说的问题,如果有多个声音,多种口径对外,往往会失控、失序,甚至自相矛盾,加重公众疑惑,使问题复杂化,机构对内必须杜绝未经授权便擅自发表声明的情况。

此外,哪些事实可以讲,哪些事实不方便公开,这个尺度一定要把握,否则容易引起更大的危机。

对此,民政部在2016年出台了一个《民政部关于推动在全国性和省级社会组织中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通知》。

社会组织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指社会组织任命或指定有关人员,就本组织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接受采访等形式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规范性安排。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在“制度”而不是某个或者某几个“人”,没有完整的制度和专业培训保障下的“发言人”,可能会适得其反,闹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之类的笑话,因此,还需要特别提示的是,《通知》还指出:新闻发言人应当政治可靠、业务精通,讲党性、讲政治、守规矩、有担当,应熟悉本组织、本行业的全面情况,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诚恳道歉

高管第一时间的道歉会尽可能的避免相关事件对机构声誉产生损害,针对危机,采取回应的目的是要让公众不要对机构灰心。此外,互联网的存在带来了完全的透明度,你无处可藏,任何事情都可能在瞬间传播到全世界,因此管理者必须快速有效的做出回应。同时,机构必须通过多种媒体来表达歉意,从而更有效的向公众传达信息。

此外,任何恢复声誉的关键点都在于道歉必须是可信的。有三个关键因素可以确保道歉产生的效果:

必须由机构高管来发布信息;必须拟出问题解决方案;必须提供补救措施。尽可能不要出现过于自我保护、推脱责任,同时根据错误程度来定制回应。

其实,公共关系,最终说的是一种“人心工程”。危机公关的根本,即是通过事实证明自己,并赢得舆论和公众支持。

因此,对于慈善组织而言,如果能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依法治善、规范行善”,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公信力,那么在抵抗危机和应对危机之时亦能得道多助。反之,如果自身确实存在问题,那么再好的公关也将无济于事,甚至危机很可能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值得重视和管理的危机,不在外界,而在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