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的人生最美丽—记宿州市红十字志愿者刘宁刚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08 17:13:17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在宿州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经常活跃着一个身影,他不仅全身心的参与活动,为他人提供志愿服务,还忙着拍照、搬运物料、提供茶水,为志愿服务提供后勤保障,是其他志愿者们的“服务员”,被亲切的称为“后勤部长”,他就是宿州市红十字志愿者——刘宁刚。

               

成为红十字志愿者  热心人走上公益路

今年43岁的刘宁刚家住宿州市埇桥区北杨寨乡,目前从事个体经营性格随和开朗的刘宁刚在当地是个出了名的热心人,他精通烹饪、水电维修等多种手艺,还喜爱摄影、骑行,生活积极乐观,乡里乡亲只要有事,刘宁刚总会乐呵呵的去帮忙。

2016年,刘宁刚加入了宿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十字志愿者对于热心的刘宁刚来说,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可以更好的帮助别人,弘扬社会正能量,因此宿州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刘宁刚总是积极参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跟随红十字组织走大街,串小巷,入社区,进学校,参加政策知识宣传、文明劝导、社区服务、走访慰问等活动,始终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

除在志愿服务中帮助他人,刘宁刚还积极帮助其他志愿者,热心人的性格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陈玲是一位优秀的红十字志愿者,她在自身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成立了“爱心理发店”,多年来坚持为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免费理发,有着“爱心理发师“的美誉。有一次,陈玲爱心理发店中的水泵电机坏了,导致无法提供理发服务,刘宁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赶到现场,修好了电机,并婉拒了陈玲的酬谢。在刘宁刚看来,志愿者都是好人,能给这些好人帮上忙,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此外,刘宁刚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两年来共参与无偿献血三次,捐献血小板三次,并多次慷慨解囊,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发挥特长  他是志愿者们的摄影师

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刘宁刚觉得,志愿者为帮助别人而默默奉献,是最美的群体,把这群最美的人,最美的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该是件多好的事啊。说干就干,从那时起,爱好摄影的刘宁刚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总是带着相机,不仅自己参加活动,还给其他志愿者拍照,记录下他们奉献的感人瞬间,活动结束后,刘宁刚还在第一时间这些照片上传到志愿者QQ群中,供志愿者们翻阅下载,为志愿服务活动留下第一手的宝贵资料。

每每看到自己的照片,志愿者们都十分高兴,渐渐的,大家都熟悉了这位特殊的“志愿者摄影师”,大家为刘宁刚的用心付出点赞,并亲切的称其为“老师”。

 

任劳任怨  他是救援队的“服务员”

为了更好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刘宁刚又加入了宿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宿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是一支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团队实行军事化管理,需要定期进行训练与考核,纪律要求较为严格,刘宁刚平时从事个体经营,主要做早点生意,需要早起,而救援队的集训时间都安排在周末早晨六点到七点之间,这与刘宁刚做生意的时间发生了冲突,为了不影响参加集训,达到团队要求,刘宁刚总是协调时间,他在每个周末都是凌晨三点多就早早的起床,先安排好早点店里的生意,然后开车从位于城郊的北杨寨赶到位于主城区北部的训练场,参加训练,尽管路途较远,刘宁刚却从未迟到过。此外,刘宁刚利用业余时间苦练体能与应急救援技能,顺利的通过了团队的多次考核。

救援队的训练较为辛苦,还要经常执行应急救援保障任务,为了解决队员们的后顾之忧,刘宁刚还主动承担起了队伍的后勤保障工作。炎炎夏季,当队员听着烈日前来集训时,刘宁刚总是早早的来到训练场,为队友们准备好了大桶的菊花茶,供大家消暑解渴。救援队进行徒步下乡拉练,需要集中就餐,刘宁刚总是提前一天就准备好食材,并安排车辆运到目的地,拉练中,刘宁刚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队伍中来回穿行,为队友们拍照,到达目的地后,又顾不上休息,忙着给队友们准备午餐,当队友们吃着可口的饭菜,对刘宁刚的手艺赞不绝口时,刘宁刚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队友们都把刘宁刚亲切称为“刘大厨”,从此,“刘大厨”的名号在救援队中逐渐传播开来,一些新入队的队员甚至不知道刘宁刚的本名,但只要提到那个平日里忙前忙后,为团队做后勤保障的“刘大厨”,总会竖起大拇指。

从当初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帮助他人,到充分发挥特长,给志愿者们做摄影师,当大厨,成为志愿们的“服务员”和“后勤部长”,刘宁刚在公益路上不断定位着自己的新身份,这其中不变的,是他乐于奉献,热情助人的初心。奉献的人生最美丽,志愿者生涯为刘宁刚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许刘宁刚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平凡的点点滴滴,而正是这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却可以汇聚起人间的大爱,让他的生命散发出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