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下午,埇桥区红十字志愿者一行6人在总队长郑旭的带领下,会同宿州电视台直播宿州栏目的记者和委托人的亲属,一同驱车前往埇桥区北杨寨红心养老院,去完成一位耄耋老人的一个心愿。
在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这位老人的住处。老人名叫申同棋,1931年8月1日生人,总队长郑旭向老人说明来意后,老人非常激动,他叙述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在20年前就有此想法,在离开人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建,供医学研究,当问起为何有这种想法时,老人激动地扶着桌子,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坚定的说:“我是一位军人,参加过抗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尾声,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最后把遗体也贡献出来,为医学研究做点贡献,把有用的物质和器官留给那些需要的人,虽然自己的生命已经终结了,但部分能用器官的用在了别人的身上,也是生命的一种延续,通过器官的使用而使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别人的生命,将给别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听到老人的这番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更体现出了一位抗战老兵,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老人思维敏捷,因遭遇车祸导致行动不便,由志愿者帮助老人填写好捐献申请表格后,老人庄重的用颤抖不停的手签下自己的名字“申同棋”三个字。而后老人激动的留下了泪水,说终于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了。
遗体捐献对社会来说有着极大的贡献,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体现,用申老的话说:“人死了之后,身体对本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捐献出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在了,还能为人类做贡献,这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
我见证,我感动,这位老人的行为,不仅是思想前瞻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作为一位自然人,谁都无法避免生、老、病、死。但在人生尽头,若能做出此举,那是何等美好,何等高尚的事情!它体现了生命的美好!人性的善美!让我们生者都像这位老人一样学着去关爱他人吧,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永远传承下去。(贺丽娟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