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园安全教育,培育技能型急救人才,3月5日,埇桥区红十字会联合宿州技师学院开展2025年第一期应急救护培训,约230名师生参加培训。
领导寄语:让急救教育扎根技能人才培养
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关玲在开班仪式上指出:“技师学院是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应急救护能力应当成为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必备素养。”她通过一组对比数据强调培训紧迫性——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不足3%,而德国、日本等国家超30%。“我们要让每个实训车间、每间教室都有‘急救卫士’”。
沉浸式实训:打造“教学-演练-实战”闭环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实操+考核”模式,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团队重点讲授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包扎等模块。在模拟演练环节,参训人员在导师指导下,利用智能教学人体模型反复练习胸外按压手法。“原来按压深度必须达到5厘米”“婴儿海姆立克法要托住颈部”,参训学生感慨:“以前觉得AED很遥远,今天在老师指导下成功完成除颤操作,这才是真正的'硬核技能'。”
共筑防线:从“校园星火”到“城市微光”
此次培训标志着校园公共卫生服务从“疾病治疗”向“预防救护”迈进。当突发意外时,经过专业培训的师生既能自救,也可实施院前救护,为120救援争取宝贵时间。期盼在“急救技能传帮带”机制下,应急救护防线能够从“校园星火”拓展为“城市微光”。
“当急救包放进实训车间,当包扎术融入专业课表,安全教育就真正长出了根系。”区红十字会关玲表示。随着一批批“红匠急救员”走向企业、社区,这些兼具专业技能与救护本领的青年,必将成为守护城市生命线的有生力量。(埇桥区红十字会 乔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