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红十字会救助重病患者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9 16:43:37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日前,砀山县红十字会副会长张学花来到李庄镇朱店村曹三子楼自然村,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1000元救助金,送到自强不息的残疾农民王朋洋手中,鼓励他继续与病魔作斗争,做生活的强者,发挥一技之长,用浓浓爱心和勤劳双手回报社会。

身残志坚   自强不息

今年42岁的王朋洋,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王朋洋南下广州打工,不幸病魔降临,因家贫无钱治疗,落下了双腿残疾。他的双膝关节和双髋关节完全长在一起,双腿不能分开,双膝不能弯曲,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4年多,为此他失去了爱情、婚姻和事业等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东西。考学无门,打工无望,“大学梦”和“打工梦”破灭了,他的精神逐渐崩溃,多次自杀,都被父母救起。

祸不单行。再次经历了老父亲因重病去世、老母亲右腿摔断的沉重打击后,王朋洋彻底清醒了:“我要坚强地活下去,减轻家庭的负担,养活患病的老母亲……”他拄着双拐锻炼走路,并让人买来书籍,自学手机维修技术。在亲戚朋友的大力帮助下,他在李庄镇街上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办手机维修小店,虽然生意一直不景气,但毕竟有了一点收入,做到自食其力。

爱心激励   期盼健康

在开维修店的几年里,王朋洋得到老同学、街坊邻居和朋友们的热心帮助,激励他把小店坚持开下去。4个月前,王朋洋上网聊天时,网友朱大姐热心的引荐并帮助他联系到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骨科主医师陈纪营。经过电话里远程交流,陈纪营医师认为王朋洋的腿有治好的可能,但医疗费很贵,需30万元。王朋洋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又破灭了。在砀山新闻网、砀山电视台、宿州电视台、《皖北晨刊》等媒体的先后呼吁下,王朋洋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3月底,他在弟弟的带领下,踏上了去301医院的求医之路。在301医院陈纪营主任的帮助下,虽床位相当紧张,王朋洋还是很快住进病房,并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当他从麻醉中苏醒过来,陈纪营医师微笑着说:“王朋洋,动动腿。”王朋洋动了几下腿,陈纪营高兴地宣布手术相当成功。“恩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王朋洋沙哑地说,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医师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救了我一命,让我获得了重生。”王朋洋激动地对笔者说:“医师知道我家贫穷,生活困难,还帮我申请减免了3万多元的医疗费。他真是德艺双馨的好医生。还有骨四病区以沈妍护士长为首的护士们,她们照顾周到细致,视病人如亲人,不怕脏累,让病人感到十分温暖。”

说到这里,王朋洋深有感触地说:“我不能不说我的一个好同学陈金栓,他是我高中的同学,现在北京教书。我住院时,他和妻子王华经常来看望我。术后7天出院,我暂住在陈金栓家中,他夫妻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帮助,他俩是好人,我很感激他们。”

延续爱心  回报社会

听说王朋洋从北京就医回到砀山后,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砀山县红十字会副会长张学花专门到家中看望了王朋洋,并详细询问了他求医的过程,了解他的思想状态。

3个月前相比,王朋洋简直判若两人,他精神抖擞,高兴万分,拄着单拐能独自走路了,说的话也明显变多了。

他说:“我北京求医的过程,就像爱的接力,对我来说缺一不可。病友朱大姐的引荐,陈纪营主任的诊断和治疗,砀山新闻网、电视台等媒体的呼吁,社会各界的帮助,陈金栓和我弟弟的细心照顾,都是爱心的传递。我患病是极其不幸的,但我遇到很多好心人,治病过程又是最幸运的。”

谈及求医治病的感受,王朋洋说:“通过患病、治病的亲身经历,我最大的感受是6个字:不抛弃,不放弃。就是社会爱心人士没有抛弃任何一个弱者,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无助的;我们无论身陷何种逆境,都不要放弃自己,要努力奋斗,不向困难弯腰低头;坚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一定会战胜各种困难。”

张学花说:“王朋洋的遭遇是很不幸的,也很有典型性。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不等不靠,不悲观失望,不灰心丧气,有一丝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种顽强奋斗的精神激励他逐渐战胜病魔,走向成功!王朋洋是一面旗帜,是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榜样。以后,县红十字会将通过各种渠道,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奉献爱心,救助像王朋洋一样的弱势群体!”

王朋洋说:“我这次髋关节手术的成功,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恢复几个月后,我还要再次进京,请陈医生给我做膝关节手术,那时我就完全康复了,求医之路的‘万里长征’就完全去胜利了。以后我会加倍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来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我相信:好人好梦,每个人的好梦都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