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救人,这点付出算什么!”躺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干细胞采集室,宿马消防队专职队员岳宗奎的话语朴实而坚定。2025年7月18日,这位曾在军营和赛场屡创佳绩的消防尖兵,成为安徽省第781例、宿州市第6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滚烫的热血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点燃生命新希望。
从“吊车尾”到“优秀士兵”的逆袭
岳宗奎,宿州灵璧人,18岁那年,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入伍,成为32101部队红一连的一名新兵。初入军营时,体能基础薄弱的他屡屡在训练中"垫底",新兵连考核以倒数第二的成绩进入红一连。站在连队荣誉墙前,“只有为连队争荣誉的义务,没有为连队抹黑的权利”这句标语深深刺痛了他。
“不能给集体拖后腿!”岳宗奎主动找到班长请求加练,仅三个月,各项训练成绩跃居前列,用拼劲实现了从“后进生”到“排头兵”的蜕变。凭借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岳宗奎连续两年因军事素质过硬、作风纪律严明被评为“优秀士兵”,这段军营岁月,不仅锤炼了他的体魄,更在他心中种下了担当与奉献的种子。
军人到学子的责任传承
2018年退伍复学后,岳宗奎把军营的优良作风带到校园。作为班长,代表学校参加周培源力学竞赛,与团队并肩作战拿下安徽赛区团体第三名。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在专注学业的同时,岳宗奎从未忘记回馈社会,他组织2019年,组织全班同学参与无偿献血,自己率先挽起袖子,得知中华骨髓库在招募志愿者,他毫不犹豫地留下8毫升血样,“说不定哪天就能帮到别人”。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为六年后的生命救援埋下了伏笔。
用造血干细胞赴一场"热血约定"
大学毕业后,带着对“守护”二字的执着,岳宗奎加入宿马专职消防队,成为一名肩负抢险救援使命的消防员。2025年6月,正在训练场训练的岳宗奎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询问是否愿意捐献。“我同意!”岳宗奎没有丝毫犹豫。在捐献体检前,每天早睡早起、清淡饮食,生怕身体指标不达标影响捐献。“救人比什么都重要,这点付出值得。”面对战友的关心,他总是笑着说。
7月18日,经过3小时40分钟的采集,24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岳宗奎体内分离出来,被迅速送往千里之外的医院。看着装有"生命种子"的保温箱被小心翼翼地取走,岳宗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我是消防员,救人是天职。无论是在火场拉出水枪,还是在这里捐献造血干细胞,本质上都是在守护生命。”
从军营里的淬火成钢,到校园中的热心奉献,再到消防岗位上的坚守担当,岳宗奎用一次次选择诠释着“奉献”二字的重量。当造血干细胞带着他的体温流向患者体内时,这位"火焰蓝"战士,正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让生命在大爱中延续,让担当在热血中闪光。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